2012年12月5日 星期三

大學生與教育部長

早上,拿著昨天很熱門的影片,給L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HNFlH7kfEs  清華大學陳為廷同學備詢時發言質問教長的過程真相)
L是我們的老闆,聽不懂中文,不會知道陳同學到底在說什麼,我們也刻意的沒有先說明情況。
L看到一半很疑惑地問我們,他為什麼這麼生氣?
我大概的說這位同學是一位大學生,他正在跟我們的教育部長講話。
L很訝異的「哇嗚!」一聲,但是他也沒有馬上下評論,他問了那是在什麼場合,為什麼這位大學生會這麼生氣?手都舉起來好像要打人了。說完L還把手舉起來模仿陳同學的動作。
後來其實這個話題沒有繼續,我們亂聊到北韓、中國、日本、台灣、美國、澳洲等等的國際情勢,L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想。

我看了這個影片幾次,也看了另一段更清楚的影片幾次(http://youtu.be/tHA7QEgnTbY  陳為廷轟教長! 15分鐘完整交鋒過程)

從影片中可以看到,不管教育部長是演戲,還是真的是發自內心,至少他是願意不斷試著對談以及希望可以做些什麼事情對於社會有貢獻,或是解決問題。

我注意到,影片裡面圍著圍巾的輔大的沈老師的言談舉止其實就是一個榜樣。
把訴求清楚地講出來,溝通,交換意見,並且聆聽。理直,心平氣和。

學生的訴求與要表達的都沒錯,但是理直氣太壯的結果就是被膜糊焦點。
模糊焦點就是浪費時間與精神在不是原本的議題上。
如果企業開會像這樣,膜糊焦點的開會、討論事情,競爭力能高到哪裡去?

訴求

在政府機關前面集會抗議會來了一堆鎮暴警察,為什麼?所有的事情都有前因後果,這些「因」都不是學生種的,可是「果」卻都要年輕人、學生來承擔。
為什麼教育部長表達要「關心學生」卻引來白色恐怖的恐慌?操作過白色恐怖時代的人目前還在阿!同樣這些「因果」卻一樣要年輕人、學生來承擔。

的確有人必須要出來為了派出陣暴警察面對學生道歉。
的確有人必須要出來為了「關心學生」而造成「白色恐怖」恐慌而道歉。
的確有人必須要出來為學生的聲音與消息無法第一時間傳達到長官而道歉。



最後回歸媒體議題

我不看台灣的報紙媒體很久了,如果在台灣,你只看電視、只看Yahoo新聞,你會看不到西藏又有人自焚,還有背後的原因,你會看不到以色列哈馬斯的戰火多激烈,你會看不到台東美麗灣的新聞,你會看不到清大學生與教育部長對話的真實影片。
你會看到的是媒體內部長官認為可以吸引人的東西,裸體加屍體,聳動的標題,聳動的新聞,不見得正確的內容,錯字沒有校正,前後文不對的文章,甚至可能是從網路上抄來的文章。你會看到四五年前就已經在網路上流傳的影片。你會發現政治新聞超過百分之五十,任何議題可以扯上藍綠紅,所有的事情出錯都要總統下台負責。
這就是我們媒體最常做的事情。
沒有任何藉口,不對的事情就是不對,真相不能變成假象,反之亦然,假象不能成為真相。

你當然可以選擇不要看,我就是屬於那20%不看新聞的人,雖然還是會透過各種方法收集資訊。但是那些80%只能透過電視、報紙得到新聞的人呢?他們是我們的爸媽,長官、長輩,他們就從來沒看過蔡先生承認收受中國金錢買新聞的這則新聞,他們就從來不知道蔡先生懸賞一百萬要找寫作反對他的人。所以他們也當然不會覺得壹蘋果被蔡先生買下來之後社會會有什麼改變。

雖然還沒有壹蘋果這個事件之前,台灣媒體已經早就爛到很多人不想看了,沒有國際觀,沒有正確性,不斷重復的新聞畫面,祇問政治、藍綠,抄襲,錯字...。空洞、貧乏、淺薄。

我們就像是沸水裡的青蛙,現在開始想要掙扎了。

來得及嗎?

我想來得及。

台灣還是非常好的,還是會有20%的人群可以不被這樣的媒體拘束而獲得消息,聲援社會上的弱勢。關心教育、環境、醫療、法律等等的議題。
我們可以自由自在地把影片傳到YouTube,讓真相自己說話。而不是只有讓媒體記者透過剪接來呈現。
我們可以透過Facebook, Twitter, Google+快速的轉送資訊給身旁的人,而不被媒體洗腦與拘束。
我們還是可以隨時走上街頭,抗議像是反對中資進入台灣媒體。
我們還是可以與教育部長對談,表達理念,交換意見與溝通。

在所有的行為中,都要有一個遠景,一個目標,我們的目標就是在台灣這個多元化的島上生活都能幸福快樂。





最後,面對著教育部長,多一點微笑,多一點心平氣和,你能夠面對面罵到他,他也依舊看著你聽你說,我覺得這樣的官員已經很少了。

因為我們主要要面對的不是教育部長,而是我們自己的未來。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在澳洲

在澳洲,
如果你是廚師,會泡咖啡,會煮義大利麵、三明治等等西式料理,薪水大概可以到時薪20-30左右。
如果你會開大山貓、挖土機,或是連結車,反正就是重機械,你有駕照,薪水大概可以到時薪50-100左右。
我講的都是澳幣,而且都需要有一個其實我不需要補充的重點:英文要能夠與別人溝通。

在澳洲,如果英文不是這麼好,而你找工作的管道只有背包客棧、Facebook,BBS這些中文資訊,還有華人仲介的話,很有可能,你只能在農場,做時薪7-13澳幣不等的工作,而且可能是黑工,而且可能還會被欠薪水(?)或是交了幾百塊的仲介費,還找不到工作。



在澳洲,你會發現商店雖然說五點關門,可是大家四點半就開始收拾,五點不到就下班了。老闆可能三點就不見了。
星期五的下午可能在公司裡你找不到員工或是老闆的,因為都開Party去了。



在澳洲,你會看到穿著螢光橘色或是螢光綠色背心的人,到處都有。這些人很受到澳洲人敬重。
他們可能是建築工人,可能是焊接工人,可能是卡車司機,可能是任何一個工廠的員工,他們是澳洲的勞工。澳洲政府規定勞工要穿著規定的螢光服裝,一來安全,二來可以輕易的辨識他們就是勞工階級。
他們的薪水不會比白領階級低,平均年薪至少七萬到八萬澳幣,在西澳,礦產興盛,礦工的年薪甚至高達十五、十六萬澳幣。
我還是要再次強調,澳洲人是非常尊敬這些穿著螢光背心的人。他們可能十五六歲從技職學校畢業之後就投入職場,開始領取薪水,磨練技術,二十歲,大約是進入職場四年,技術純熟、銀行存款也夠他們衣食無虞,他們可以經濟獨立,做所有自己想做的事情。老天,這時候他們才二十歲。



在火車上、公車上、公園裡,我們一樣可以看到低頭族,可是我發現,低頭看的不是只有手機、平板,有一半的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穿西裝打領帶的上班族,或是穿著螢光背心褲子鞋子都是泥巴或是鐵屑的勞工,他們手上拿的是實體書。厚的、薄的、滿滿都是字的書。

台灣人有很多驕傲,每年的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物理競賽,台上站的常常都是台灣人。
全世界數學、物理競賽,得獎的都是亞洲人,每每都是台灣人。
台灣人唸書其實很厲害,國中、甚至國小學習的數學,可能是老外高中學習的。
台灣的大學錄取率不用我解釋,大家都知道大學生多到路上隨便撞到的都是,托二十年前的教改所賜(?)
可是台灣年輕人會這樣看書的有幾個?在捷運、火車、公車上低頭足看的手機、平板,不外乎Facebook、What's app、Line。而勞工朋友們呢?可能連手機、平板都買不起。
也許台灣的教育讓台灣的年輕人都不愛看書了。




來到澳洲一個月了,目前我踏遍了西澳Perth許多地方,平均每個禮拜行走超過一百公里的路程,平均一個禮拜拜訪了超過三百家公司,看到了許許多多各式各樣的工廠、公司。
遇到了賽車手,遇到了實彈射擊場,跟許多人聊天,雖然都很短暫,可是很溫暖,有的送水,有的打氣,也遇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公司與員工,心中有許多感觸。

在這裡你會遇到巴基斯坦的年輕人與伊朗的年輕人一起跳舞。
在這裡你會遇到來自以色列的穆斯林年輕人而且名字還叫做奧薩瑪不小心吃到豬肉的好笑情景。




我的澳洲之旅還沒結束,我依舊相信物以類聚,我依舊要記得珍惜,並且感恩,我依舊要莫忘初衷。

繼續行走。


Blackie

2012年4月4日 星期三

House Keeping Boy

看馬世芳都幾歲了還在書寫高中時的「青少年的荒原」,突然覺得自己好像也沒好到哪裡去。都幾歲了其實過去的那些日子還隱隱約約地在心底作祟。

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好像都有好多故事可以說可是又好像什麼都沒有。

在寫這篇文章的同時,打開Youtube Disco,輸入「the who」,跳出的第一首歌是 The Who - Baba O'riley,與「青少年的荒原」不謀而合。

好像到最後,書寫只剩下一種自我表述,然後什麼都不是了。

這種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是的感覺,不過是因為人類如此渺小,我們可以透過文字、音樂、圖像來表達內心,圖的是?最終只是尋求發洩?

就像其實對於家的渴望,就像其實對於過去的懷舊,就像第一次感覺到的溫暖。

繼續走吧,繼續走吧,前方就算沒有目的,但是繼續走,就會到了,沒有什麼是停下來的。

到最後,所有的事務,當初原本認為的複雜,都簡單的要死了。